Science:揭示参与机体心脏修复的关键细胞及其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机制
来自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参与心脏修复的特殊细胞,同时揭示了这些细胞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分子机制,他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信使物质能控制心脏的伤口愈合。
Nature:揭示DNA突变对机体终生血细胞产生的影响机制
来自Wellcome Sanger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遗传突变如何在机体不同时期劫持血细胞的产生,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这些变化如何与机体衰老以及多种年龄相关疾病发生之间的关联。
《科学》子刊: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对DNA损伤类药物耐药的机制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神经内分泌(NE)恶性肿瘤,占据肺癌约13~15%,以快速倍增,早期转移和预后不良为特征[1],5年生存率不足7%[2]。
反义寡核苷酸药物bepirovirsen 2b期临床:有效降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HBV DNA水平!
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bepirovirsen治疗24周降低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HBV DNA的水平,约30%的患者实现HBsAg和HBV DNA低于定量下限(LLOQ)。
Science:揭示黏连蛋白推动DNA环挤压机制
当涉及到将信息打包到较小的空间时,我们的细胞表现出了工程学的奇迹。每次细胞分裂时,它将大约2长的DNA打包成46个小包裹,每个小包裹的长度只有百万分之一米。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
科学家发现,半小时中等强度的间歇性有氧运动,可修复细胞DNA损伤,抑制肠癌细胞活性
中等强度的间歇性有氧运动,会刺激人体分泌IL-6,而IL-6能够促进细胞内DNA损伤修复,增强细胞基因组稳定性,从而抑制肠癌细胞增殖活力,发挥预防结直肠癌的作用。
Nat Commun:利用一组小分子可以操纵神经上皮干细胞的命运,为开发修复大脑损伤方法更接近一步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控制神经干细胞命运的新方法,这让人们更接近于解开受伤或中风后如何修复大脑的谜题。
Nature:张霆/尹超然等通过触发Z-DNA形成,激活免疫系统杀伤冷肿瘤
该研究确定了一种小分子候选药物 CBL0137,可以触发细胞中左旋 Z-DNA 的形成,重新点燃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具有抗性的冷肿瘤的免疫反应,激活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坏死性凋亡。
Nature子刊:科学家成功修复猪受损心脏
生命和健康是科学问题,更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命题。随着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干细胞将继续为疑难复杂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为人类健康做出新的贡献。